落实国务院食安办“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生态食材、生态

时间:2018-09-28 11:03编辑:admin来源: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观点

中国生态志愿者倡导发起人 孙建


     一、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等14部门出台文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抓好餐饮业质量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餐饮消费需求,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等14部门出台了“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文件要求:1、严把原辅料购进质量安全关。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或供应商,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重点加强对米面油、肉类和水产品的采购管理,保证购进原辅料的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严禁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的食品原料和酒水饮料。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原料,及时处理超过保质期或者变质的食品及原料。2、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坚持质量兴农,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大力推进规模化种养殖,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探索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格执行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规定,严格落实农药、兽药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管理制度,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不断提升“三品一标”的总量规模和质量水平,逐步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预冷、贮运等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广“生产基地+餐饮企业”“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餐饮企业”等食用农产品直供直销模式。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和抽检监测。3、开展量化分级提档升级行动。深入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全部实行量化分级评定,80%的大型餐饮企业、学校(含幼儿园)食堂的量化等级达到良好以上。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量化分级公示制度。将餐饮食品安全量化等级纳入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等评定的重要内容。4、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行动。以主体责任落实、管理方式创新、原料安全控制、操作过程规范和服务质量提升为重要创建内容,积极开展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5、加强餐饮品牌建设。围绕提升餐饮质量安全和信誉,大力推广名店、名厨、名菜,积极培育地方餐饮品牌,宣传品牌文化,树立品牌形象,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护和传承餐饮老字号。加强中外餐饮文化交流,鼓励特色餐饮“走出去”,提升中华饮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今年5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了执法检查,检查发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工作着力点主要放在保证农产品数量上,对质量安全关注度不够,生产、流通等环节存在风险隐患。检查组指出,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农产品分级和包装技术水平低,制约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追溯管理,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也增加了监管难度。1、产地污染形势严峻:检查中发现,各地对农产品生产环境安全把关不严,农业面源污染和污灌区土壤污染严重,因具体受污染耕地的分布和面积不清,各地对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严格管控和治理修复任务难以落地。一方面,一些地区特别是重金属矿区周边耕地内源性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外源污染不断向农业农村扩散,加剧了土壤污染。2、农药使用“违禁超限”:检查指出,当前,假冒伪劣产品坑农害农事件仍时有发生,非法添加隐性成分问题严重,肥料、农药、农膜、兽药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安全及科学使用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2017年,我国农药平均利用率为38.8%,而欧美发达国家为50%~60%,“违禁超限”问题严重。在近年农药市场抽查中,质量不合格产品比例在10%左右,甚至还存在生产经营禁限用农药的现象。此外,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亩均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农药兽药超剂量、超范围用药现象普遍,还存在使用非兽药等其他未经评价的投入品现象。3、监管检测有漏洞: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多个环节,监管权限分散在农业、商务、环保、卫生、市场监管、公安等诸多部门,部门之间存在监管漏洞,存在执法监督空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缺乏衔接等问题。在检验检测方面,目前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众多,分属不同部门,缺乏统一规划;一些市县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落后,甚至因经费不足无法运行;部分大中城市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不到位。检查组还发现,约四分之一的县尚未建立监管机构,农产品生产大县大多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经费;大部分乡镇监管机构不具备实验室检测能力,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等问题。此外,我国有近百种农药、几十种兽药未制定残留限量标准,小作物、水产品及小动物的农兽药残留限量缺乏标准,四分之三以上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监管缺乏统一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农业标准体系仍需完善。

     三、发展生态食材、生态餐馆势在必行

     1、国家出台《关于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6月5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教育部、生态环境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若干意见》;7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在全国开展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工作。此项工作由全国生态食材评定中心推进落实。

     2、全国“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饮大会”普及生态餐馆

     9月17日,中国首届“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饮大会”在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国务院国资委商业机关局)1号楼会议室举行。本次大会是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由国务院国资委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联合中国地名学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会议由国务院国资委事业单位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代表赵荣水主持,国际中医农业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地名学会文化旅游委员会会长孙建为大会致开幕辞;农业部办公厅原副主任、农业部乡镇企业发展中心原主任王文德宣读了《倡仪书》;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章力建等专家发表了主题演讲。

    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原农业部农业司副司长段继贤,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影视中心主任王毅,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现中国农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建华,中国农科院老科协会长、国际中医农业联盟副理事长王勇,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农科院老科协副会长王道龙,北京市农产品协会会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冯乐平,河南省平顶山原市委书记、河南省政府党组成员赵倾霖,中国生态志愿者联盟顾问杨钦文,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黎明,以及国内外专家和商会团体等一百多人。

     大会以“生态食材、生态餐馆、生态消费”为主题,围绕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推动绿色餐饮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市场监督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而召开的一次生态餐饮盛会。与会专家以中医农业、生态食材、新时代百县兴等专题进行发言。探讨生态食材+耕育田园、生态餐馆+生态康养创新模式,构建生态食材、生态餐饮产业体系,推进生态餐馆示范普及,营造全社会重视生态餐饮的良好氛围。推进生态餐饮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引导餐饮行业走生态、健康、营养的发展道路,实现生态餐饮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会上,赵荣水代表主办单位发布了《关于开展“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评定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生态餐馆食材标准以“两生两品(二生二品)”农产品标准。其中“两生(二生)”是国家生态原产地、生态食材。“两品(二品)”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食材是指粮油、果蔬、水产、畜禽等食材在生产和加工中考虑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以生态保育、耕育农业理念及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为基础生产的无污染、可循环的优质产品,或者模拟天然条件为基础而抚育生产的食材的统称。生态餐馆首先是生态食材餐馆,生态食材餐厅餐馆的农产品原材料主要是来自生态的土地和生产环境,采用的生产技术具备中医农业、耕育田园的特点。而且生态餐馆在采购、加工、配送、消费、废弃物处置等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突出生态理念。

     孙建在开幕辞中讲到,我国明代的中医药巨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明确提出: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指出了膳食饮食营养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李时珍认为一个人如果要健康,首先要合理饮食。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一个是中餐,一个是中医药。但是今天我们的食品安全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饮食给健康增加了不确定的风险。今天,我们召开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饮大会,目的是为了深入挖掘我国饮食文化资源,弘扬耕育文化,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风险问题。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态饮食、生态餐饮需求。同时,孙建还宣布了《全国生态产品国际展销平台“耕育田”》启动上线,该平台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PEOP品牌)国际展销平台”为基础,涵盖“全国生态食材国际展销平台”。新平台将集中全国各地最优质的“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入驻,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生态康养产品。

     农业部办公厅原副主任王文德在“生态食材进餐桌、生态餐饮促康养”倡议书中倡导,“我产我食、我食我康,生态食材、社会责任”理念。共建生态、健康、透明、诚信的食材餐饮产业体系。恪守道德底线,承担社会义务;做良心食品、生态餐馆。控制好生态食材源头,确保生态食材从生态田头到生态餐桌、再到生态餐馆全过程可溯;拒绝或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促进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讲到,把生态食材推广出来,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也随之得到改善,看似餐桌小问题但在生产链上是无限的延伸。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章力建以《“中医农业”助力生态食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主题,介绍了中医农业技术可以保证生态食材生产质量,为生态食材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中医农业优质优价产品,更好的打造生态食材品牌,引领餐馆对生态食材的采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饮食保障。中医农业利用中医原理和方法将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矿物元素研制成促进动植物生长、防治动植物疫病的营养物质或药剂配方,可以有效实现有机生产、降低药物残留。通过中医农业技术促进“生态食材进餐桌、生态餐饮促康养”进程,加快我国中医农业、生态餐饮事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农业大学张建华以生态食材进餐桌保障校园团餐食品安全,助力精准扶贫进行了阐述。国家行政学院影视中心主任王毅以《新时代、百县兴,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为主题发言,新时代·百县兴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新时代”思想,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家行政学院影视中心制作发行的大型百集纪录片,该片通过全新视角、独特表达,发现宣传基层县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发展经验,为新时代县域经济的生态发展留下宝贵的影像资料。结合生态扶贫、产业兴旺、品牌提升的要求,通过真实记录乡村振兴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例,落实到生态食材、生态产业、生态原产地品牌建设,树立新时代我国优秀县市的乡村振兴典范。

     中国农科院老科协王勇讲到:生态食材与生态餐馆要为更多的人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要“生产食材”也要“生态餐馆”,既要“生态餐饮”也要“生态康养”,生态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产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民生,发展生态就是改善民生。好的生态环境就会有好的食材,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王道龙讲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要利用好生态食材品牌把贫困地区的生态农产品打造成地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中国品牌,通过消费者的市场引领导向,把生态食材产业做好做大做强,让农民增收增益,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实现生态脱贫。

     全国人大代表冯乐平大会发言讲到,乐平集团将利用已经获评的"生态食材示范基地品牌"机遇,加快推动农副产业升级计划;国际中医农业联盟秘书长刘若帆对中医农业在环境资源与粮食安全方面做了全面诠释;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副会长、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黎明就中国生态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生态食材生态餐馆活动的深入合作进行了部署。

     最后,孙建做总结发言,他强调,为更好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助推生态食材发展和生态扶贫,推进供给侧改革。把生态食材融入“家庭”、“餐馆”、“商超”等经营体系建设中去,主管机构将对餐馆所使用的生态食材进行全程溯源;以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把控好食材源头。把生态食材基地建设成为食品安全、乡村振兴、生态扶贫、农业生态发展的重要示范园区,为市场提供符合人民需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为国际农产品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中国生态品牌产品。促进生态食材品牌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交流,让更多的中国品牌生根中国、走向世界。

上一篇:安徽德源堂灵芝获“中国生态餐饮大会”生态食材品牌颁证

下一篇:孙建:“中医农业、耕育农法”技术促进生态食材产业快速发展

本月点击排行

本月精选